青藏高原的抬升改變了*氣候格局。在這個*上*高的廣闊大陸上,有喜馬拉雅山、岡底斯山、唐古拉山和昆侖山等巨大的山脈系統。匯聚在這里的印度洋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寒流,被高原的巨大山脈奔向深谷。青藏高原氣候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氣象界關注的焦點。然而,直到本世紀中葉,西藏的氣象科學仍然是一片空白。
1965年9月,陳金水來到藏北唐古拉山上的安藤。此時,在浙江,花草依然在生長,而安藤已經在北風中嚎叫,飄落在雪花中。遠處白雪皚皚的冰山閃爍著耀眼的銀光。
9年前,畢業于北京氣象學校的陳金水志愿到西藏工作。這次,組織把他抬到西藏的“北門”,任務是在安多阿建立一個新的氣象站。
車站位于縣城后面的山坡上。這里沒有人。陳金水和同事滕建民搭建了兩個帳篷,分別是“家”和“辦公室”。他們用鎬挖過堅硬的像石頭一樣的*凍土,開始了艱苦的工作。安藤海拔高,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60%。每次你揮舞鶴嘴鋤,你都得呼吸一會兒。陳金水臉色發紫,嘴唇裂開。在幾名農民工的幫助下,他們克服了老百姓難以想象的困難,平整了625平方米的標準氣象觀測場,安裝了白色的圍欄,安裝了百葉箱,豎起了10米高的風桿
1965年10月,海拔4802米的安藤氣象站終于升空。這是迄今為止*上*高的氣象站。它填補了*氣象史上的空白。“**氣象站”得名。*氣象組織的一位官員說:安藤氣象站是中國為全*做出的貢獻。
本文內容是由氣象站發布編輯,更多安藤氣象站被譽為“世界第一氣象站”相關內容請瀏覽利誠自動化網其他頁面。
版權聲明:版權聲明:如果喜歡分享安藤氣象站被譽為“世界第一氣象站”這篇文章請保留http://m.zgyzf.cn/gszx/2154.html 本文鏈接。